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81章 相互算计

第1181章 相互算计(1/2)

目录
好书推荐: 长安一世 王者管理局 回到明朝做钦差 全能风水小医仙 醉红楼 我是大神落人间 我的妹妹是魔神 BOSS大人,心尖宠 仙界大爆料 学霸的异界图书馆

第1181章 相互算计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兴修华夏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之一——芍陂。

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

孙叔敖之所以要修这个水利工程,是因为这个当时名为安丰城的地方,就已经是楚国北疆的农业区。

只是安丰城,正好位于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

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

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把低洼的芍陂挖宽挖深,形成巨大的蓄水池。

然后在芍陂先后修建了六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

其实也就是半人工的大水库。

芍陂建成后,灌田万顷,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

楚国能成为春秋五霸,芍陂功不可没。

历经八百多年后,进入三国时代,曹魏实施屯田政策,曹操亲临合肥,收流民,修芍陂,实施屯田。

而当年的安丰城,现在已然变成了寿春城。

所以说,寿春作为江淮一带的人口重镇,同时也是曹魏的扬州都督府治所,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若是吴军当真能偷袭成功,拿下寿春,那么就相当于掐断了魏国扬州的经济与粮食命脉。

魏国几乎就得乖乖把南边的江淮之地拱手相让。

虽然魏军在最后一刻,终于闭上了城门。

但城头的杨弘,仍是惊出一身冷汗。

初夏的日头升起,已经有些微微的灼热。

但杨弘仍是感觉后背凉嗖嗖的。

全琮让全军安营扎寨,他却是不下马,而是说道:

“带上人,随我来!”

陛下也好,诸葛恪也罢,他们都在全力地拖延和调动魏贼,自己必须争分夺秒破城。

全绪和全端连忙起身,带着亲卫跟在全琮马后,再次向着寿春城而来。

“大人,小心!”

看着自家大人已经快要进入弓矢的射程范围,仍是没有止步的意思,全绪连忙提醒一声。

“无妨,我心里有数。”

全琮也算是军中老将了,自然知晓哪里是安全范围。

杨弘看到城下有人在士卒的拥护下,骑着马不断地寿春周围打转。

知道这是对方的将领在观察城池。

这本也是正常之事。

毕竟城内兵少,无法出城与贼人一战。

但看着对方一直堪堪在弓矢范围边缘游走,颇有托大之意,让他实是气不过:

“欺我军中无神射耶?”

“来人,拿强弓,召射手!”

能拉强弓的射手很快过来了。

杨弘指着城下的全琮一众人,问道:

“能射得到吗?”

射手目测了一下大概距离,最终还是有些为难:

“禀将军,太远了一些,就算是能勉强射到,准头也差得太多,而且就算是能中人,只怕也伤不了人。”

“只要能射到就行。”杨弘却是不在意地说道,“这般远的距离,本也不奢望能伤到人。”

骑着马,前拥后护,一看就是重要人物。

能伤到那就是上天眷顾,但就算是伤不到,也要吓一吓对方,逼得对方不敢靠得这么近。

阵前之事,但凡能打击贼人士气的事,就算再小也要尽量去做。

射手点了点头,明白将军的意思了。

说白了,就是要给城下那帮人一个下马威。

城下的全琮,正凝神看着寿春城墙,突闻破空声骤然响起!

“将军小心!”

时刻注意城头的全绪和全端两人,发现情况不对,立刻举盾护在马前。

盾挡得很是及时,但没有必要。

全琮巍然不动,看着那支箭羽最终软绵绵地落到大楯表面,然后滑落到地上,脸上的神情毫无波澜。

“大人,我们还是离得远一些吧?”

虽然箭羽没有力道,但全绪还是担心不已,他看到寿春城头再没有动静,不由地转身劝说全琮。

这一回,也不知是全琮听了进去,还是已经观察完毕,点了点头,一策马头:“走。”

看着城下的那一队吴军离去,杨弘松了一口气,然后哈哈大笑:

“贼人胆怯矣!”

左右皆跟着笑出声来。

只是杨弘不知道的是,全琮远离寿春城后,并没有回营,而是马不停蹄地转而向南,沿着寿春城边上的肥水而行。

若是沿着肥水一直走到尽头,其源头正是发于鸡鸣山。

而合肥新城,正是依鸡鸣山而建。

当然,全琮这一次自然不是准备去合肥新城,与孙权前后夹包王凌。

他的目的地,乃是肥水的另一个水源——芍陂。

前面说过,当年孙叔敖筑芍陂,乃是因地势而为:

东、西、南三面地势高,唯独北面地势低。

所以芍陂附近的诸多水流,才会由南向北,注入淮河。

而寿春,正好处于肥水与淮河交汇地带。

全琮到了芍陂,终于下了马,他走到芍陂的坝堤上,往北看去。

寿春虽远,但仍清楚可见。

他又沿着坝堤走了一圈,突然手执马鞭,吩咐道:

“明日起,你等二人,各领五百将士,一人把芍陂各水闸堵死,一人把肥水截断。”

此时正值春末夏初,雨水充沛。

看着滚滚的肥水,全琮又加了一句:

“即便是不能截断肥水,亦要截断芍陂流入肥水的水流。”

全绪和全端跟着全琮走了这么一趟,再听到全琮的吩咐,哪里还不明白意图。

两人本还以为自己的偷袭失利,从六安远道奔袭而来的大军就要陷入尴尬局面。

毕竟若是打造攻城器具,那可就要费不少时日。

而大军最缺的,正是时间。

没想到大都督竟是早有打算。

一念至此,两人在大喜之下,连忙抱拳:

“喏!”

……

就在全琮派人堵住芍陂南边诸条水流,准备水淹寿春城的时候。

远在合肥,正与王凌鏖战的孙权,正渐渐地陷入了劣势当中。

仗着汉国支持的利刀厚甲,魏军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孙权所领的禁军,确实取得一些优势。

但魏军长于陆战,吴军长于水战的情况,并不是靠着武器,就能完全改变。

若不然,曹操曹丕父子建了那么多的战船,为何无法渡江?

而这一次,吴军弃船上岸,与魏军相战于陆上,同样也存在着一样的问题。

虽然前几次的对阵,吴军能战了上风,但每每到关键时刻,魏军精骑总是冲出来救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炮灰的人生2(快穿)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寒门毒士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逼我当皇帝是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