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玄幻魔法 >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 第147章 富国之论!皇帝麻了!!!(求订阅

第147章 富国之论!皇帝麻了!!!(求订阅(2/2)

目录
好书推荐: 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 被糙汉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闪婚了! 上交自己后,我靠捡垃圾成了国宝 半场 顶流偶像是玄学大佬 别演电影啦,粉丝喊你回去抬棺 重生后摄政王他非要娇宠我 公子,不可以 光之国:开局一个云养怪兽系统 许愿系统助我修仙

“召他过来!”李隆基顿时一喜,连忙挥了挥手。

此时的唐朝丞相是张说。

他是开元年间名臣,是执掌文坛三十年的“当朝师表,一代文宗”。

当张说上位之后,也是正式开始招揽无数文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时刻。

张说上台后不久,请来徐坚、贺知章等文人雅士著书立说,歌颂君王,称赞盛世。

随后又由张说主持,在百官、贵戚及外邦使者的见证下,举行了封禅泰山仪式,以颂扬玄宗的功绩。

此刻的李隆基,已经逐渐被自己的成就迷失,很大程度,就有这文坛领袖张说的功劳。

此前张说看到苏澈所写的这篇文章时,当时就勃然大怒,骂道:“狗屁不如!”

然而这篇文章闹起的风波,简直不要太大。

整个长安城,几乎人人皆知。

即便是那些不识字的老农,都知道了这文章。

邸报上几乎全是讨论这文章的内容。

作为当朝师表,一代文宗的张说,当然忍不了,连忙拜见了皇帝。

不多时,张说颤颤巍巍的来到了大殿之中,玄宗李隆基立刻走了过来,将张说搀扶到自己的身边坐下。

“陛下,臣下最近在养病,没想到这世间竟然出了这样一个狂妄之徒,意图指摘圣人,真是罪大恶极!”张说一脸愧疚的说道。

“请陛下直接下令,将这狂妄之徒,直接抓起来罢!”

前些日子,在李隆基在泰山封禅过后,一路旅途奔波,回到长安的张说便抱恙在家,休养至今,却没想到,有人写了一篇“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文章。

这么迟才反应过来,实属不该。

李隆基无奈的说道:“朕还以为卿家是准备写文章去驳斥这贼人呢。”

“陛下,贼人言语,不用理会。”张说摇头说着。

就在二人谈话的时候,又有宦官过来,小心翼翼的禀告:“陛下,自从那一篇“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文章刊登出来后,那些外邦使者起初没反应过来,可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翻译讲解了,导致诸多外邦客商恼怒,大感耻辱,要陛下您给个说法!快些惩处元凶,以儆效尤!”

李隆基听到这话后,顿时有些傻眼:“这事情和这些外邦之人有什么关系?”

“他们凑什么热闹?”

“他们怎么敢的?!”

李隆基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他一直给与这些胡商优待,无论是允许他们当官,还是给与政策上的税收减免,以及各种优待。

好处给了这么多,却没想到他们竟然蹬鼻子上眼了,一看到有威胁自己的政策风向出现,直接就联合起来,试图胁迫皇帝!

这话一出,张说连忙说道:“陛下还请息怒,这些外邦蛮夷,性格耿直,向来直来直往,不知什么叫含蓄,才敢这么说……”

“不,张师,这文章全篇都没有说他们,而是在指摘我,他们生气叫我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李隆基气得够呛,即便是张说这样说,也无法让他息怒。

张说一时间也无话可说,心中忍不住怒骂这些外国人,真是得寸进尺,一直把他们供着,就真把自己当爹了?

李隆基此刻也冷静了一些,他皱着眉头,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事实上,随着这些日子渐渐冷静下来,他时不时翻看那篇文章,哪怕每次看还是感到生气,但渐渐地,他也能理性思考问题了。

面对书中的质问,他无法回答。

这盛世。

究竟是谁的盛世?

大唐的子民,就不配享有这盛世吗?

对待那些外邦人的时候,李隆基有的时候比自己本国人还要信任——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外邦人远渡重洋,来到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度,自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就像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宠幸宦官一样,宦官是无根之人,再怎么嚣张跋扈,也只能和皇权站在一起。

这些外邦人也是一样。

无论是让他们当上大官,还是让他们掌握军权,李隆基都表现得相当大度和开明。

在李隆基这里,外国人的确比本国人更尊贵一些,也更值得信任。

然而。

那篇文章的出现,如同晴空惊雷一般,让李隆基愤怒,让他抓狂,让他气抖冷,可随着冷静下来后,他也不得不开始面对那篇文章提出的诸多问题。

这盛世。

并不是百姓的盛世。

其实早些年,当玄宗李隆基初登大位的时候,并不是现在这样,他拨乱反正,整治外戚,打击世家大族,清查土地兼并,做得相当不错。

可干了这么久的活儿,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全然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

当那篇文章出现时,李隆基逐渐清醒了,他还没有彻底的昏庸。

李隆基深深呼吸一口气,看向一旁的丞相:“张师,先不抓他,您来写一篇文章,好好驳斥他吧。”

这话一出,张说没没办法再反对,只能领命。

回到住处后,张说认真看着苏澈的那篇文章,沉思了良久,随后开始写了起来。

文坛领袖终究是文坛领袖,他的文采,他的功底,绝对不是翰林院的那些御用文人能相提并论的。

一篇洋洋洒洒八千字的《大国论》,被他写了出来。

书中从各种角度,论证了这万国来朝的好处。

同时还引经据典,写得有理有据,不像是那些御用文人那般,只知道闭着眼乱吹。

很快,当这文章刊登上邸报上,再次引起了无数讨论。

只因这文章的作者,是当代文坛之领袖,当朝之丞相所写!

一时之间,无数文人雅士,赞不绝口,纷纷感慨的表示,这才是真正的大国之论,定能将李太白那歪门邪说辩得哑口无言!

而苏澈看到这篇文章后,却是微微一笑。

终于等到了一个有分量的对手了……

此前那些翰林院的御用文人所写的那些文章,苏澈自然也看到了。

他都懒得理。

和这些人辩论,但凡说了一个字,都算苏澈输。

可这样一篇文章不同。

这是当朝宰相,文坛领袖,张说之文!

在这篇文章中,从各方面论据了为什么不断举行万国来朝,文化、政治、传承、世界影响,万世之格局。

一句话,你只看到了眼前的苟且,而朝廷却在谋划未来之基业。

万国来朝吸纳天下人才,为唐所用,让本朝前所未有的强盛。

这岂是那些蝇头小利,可以比拟的?

张说这些话,都是从实际出发,并不是无脑的吹。

事实的确如此。

唐文化的影响力,遍及天下,影响万世之格局,同时吸纳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都有很多很多。

那些生于草原的胡人,就射箭骑马来说,比中原人厉害太多,很容易就当上军官,执掌兵权,他们有天生的优势。

面对这样一篇文章,苏澈微微一笑,随后铺开宣纸,开始写了起来。

只见纸张上的标题,赫然是三个大字。

《国富论》

这文章之前苏澈写过一次,此刻再次写起来类似的文章,自然是驾轻就熟。

既然张说这样的文坛领袖,喜欢和自己空谈国际影响,大谈文化政治,说什么世界布局。

那苏澈就好好来论述一下,到底如何才能将一个国家变得强盛。

国富论,就是论述这些道理的。

苏澈将国家,世家,平民,以及外邦的商人贸易,所有事情都原原本本的详细讲述起来。

天下之间的财富,是有数字限额的,如果想让国家富裕,那就必须要进行内圣外王之道,而不是用无数的财富,去换取名声。

退一万步来说。

如果换取了名声,却不将这些名声转化为实际性的收益,那真的是愚蠢到了极点。

朝贡的贡品也好,赏赐的宝物也罢,这些在国际贸易面前,都不过是小头而已。

真正恐怖的财富流逝,在于允许朝贡使团沿途和在京贸易。

同样的物品,在国外是一个价格,在国内却是另外一个价格,在京城又是一个价格。

外邦人将本国的特产来进行贸易交换,再把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东西贩卖回去。

直接一本万利。

这也是很多番邦朝贡对朝贡乐此不疲的原因之一。

太赚钱了!

明明朝廷已经将自己的名声远播出去,却不利用这名声来进行贸易赚钱,反而让外邦商人,让那些世家大族参与进去,一个个赚得富可敌国。

这财富的流逝,导致了国家表面上看上去强盛,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空中楼阁。

民众百姓没有富起来,朝廷的国库没有富起来,皇帝的内帑没有富起来,反倒是世家大族,以及外邦之人富起来了。

这给朝廷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负担,如果连这一笔账都算不明白的话,那张公您果真不愧是文坛领袖了,对算数一窍不通!

这朝贡本应该是一场划算的政治买卖,明明能利用这大好的机会,使得国富民强,却偏偏弄成现在这般粉饰太平的闹剧!

难道满朝诸公,就没有一个人看不出来这其中问题吗?

苏澈在文章的后面写道:

张公这大国论我看了,我也同意,并进行了补充,或许咱们可以先富国,再谈大国之论如何?

随着苏澈这篇文章写完之后,文气再次冲天而起,整个客栈的客人都被惊吓到了,苏澈连忙将纸张对折,这才让文气内敛,让风波平息。

对于朝贡,苏澈并不反对,他反对的仅仅只是“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这种极端做法,文人们粉饰太平,难道这世道真就是太平盛世了?

随着苏澈将文章邮寄到真一道邸报,很快再次被刊登了上去。

《国富论》——李太白!

这文章很显然是对此前张说那篇《大国论》的回应。

这文章一出,瞬间被抢购一空,一时之间,长安纸贵。

文人们拿到这篇文章后,纷纷看了起来,一时间赞叹不已,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李太白还真有一些见识!”

“好一篇国富论,不过我们天朝上国,和别人做生意,这真的好吗?”

“可如果不这样的话,难道我们非得吃亏吗?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就好?”

“谈钱太俗了啊……”

“呵呵,没钱就没问题了?你没钱能上得起学,买得起书!”

“就是!这是强国之言!富国之论!”

“不是读了圣贤书,空谈些大道理,就能让国家富强起来的!还是要务实啊!”

争论的声音各不相同,有对苏澈这篇文章赞同的,这些人多是寒门底层人出身,知道民间疾苦,知道务实才是真道理。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豪门子弟,就对这篇文章嗤之以鼻了:“通篇在谈钱,这李太白真的是升斗小民之见啊,掉进钱眼里了,就这也配和张师的《大国论》相提并论?”

一时间,苏澈这篇文章可谓是两极分化,引起争论无数。

当张说看到这篇《国富论》时,顿时挑了挑眉头:“油嘴滑舌的家伙!真敢说啊!!”

即便是张说,也不得不承认,这李太白说得很有道理。

但问题是……

你这篇文章比之前那篇文章更加锋锐,直接动了无数人的蛋糕,那些世家大族,可绝对不会放过你啊!

“李太白啊李太白,你敢写出这样的文章,那就等着不得好死吧!”

与此同时。

当吏部尚书宋璟看到这篇文章时,忍不住赞叹道:“真是务实之论,强国之言,好文章啊,这文章写得真是不错……”

此前看到那篇文章时,他眼前发黑。

果不其然,那篇文章引起无数争议,加剧了国人和外邦人的矛盾,使得长安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安稳,在朝廷的严格管束之下,才渐渐平息了风波。

此刻,这篇文章再出,让宋璟再次震撼了。

宋璟和张说不同,他是实干之才,很清楚只有这么做,才能强国。

但问题是……

陛下真的能听进去吗?

宋璟摇了摇头,一时间忍不住有些担忧起来。

此刻。

皇宫内。

当玄宗李隆基看到这篇《国富论》时,顿时皱起了眉头,脸色一时间阴晴不定。

他的眼神之中,有惊讶,又有惊喜,更有些疑虑。

这是务实之言,但也是很多人口中的“升斗小民”之论!

堂堂大国,难道要去掠夺那些小国的利益?

成何体统?

要赏赐那些小国,要带着那些小国富裕,让他们强大起来,让他们充满唐文化,这是以往的作风。

这是一个等价交换,你给对方好处,对方承认你的地位和对你的尊敬。

然而这样的行为。

直接被一篇《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文章揭开了遮羞布,说这不过是掩耳盗铃的行为,用百姓的民脂民膏换取天朝上国的名声,属于撒币行为。

看到那篇文章时,李隆基被气个半死。

此刻李隆基又被这一篇《国富论》给震撼到。

如果说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的话,那这李太白不过是空泛而谈,就像是那些指责皇帝行为的谏官一样,专门盯着天子的过错,找天子的小毛病,从而没事找事的人一般。

但……

李太白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他不仅拿出了批判性的文章,还拿出了可供操作的方法,能让国家重新富强,只要进行国际贸易就好……

李隆基反反复复的看着这篇《国富论》。

这文章辞藻一般,但内容却格外的务实,每句话都直戳问题的本质,直接讲述了一条让国家富强之路!

这是李隆基近些年看过最震撼的一篇文章了。

甚至超过了那篇《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国富民强……盛世,到底是谁的盛世……”

李隆基轻声喃喃,他正在认真思考着这么做的得失。

这篇文章给出的道路,让他大为心动。

可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就要得罪很多既得利益者,甚至会让此前的盛世局面,功亏一篑!

甚至于……

会让他在史书上的名声,变成另外一种评价!

现实的利益,和美好的名声,这该如何选择?

就在李隆基沉思的时候,宦官急忙来报——

“陛下,宫门外有一少年,自称李太白,求见于陛下!”

“什么?!”听到这话,李隆基直接站起身,错愕的说着:“李太白?!”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斗破从风怒龙炎开始 腰刀 闾山道术秘闻 四合院:从轧钢厂保卫员开始 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 重生:从港岛开始当世界首富 人在不良人,重生开始争霸天下! 酒剑仙:模拟修行,出世即无敌 高武:我独自加点进化 虎杖会爱上八岐大蛇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