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 怒海覆清1852 > 第九九八章 咱们也买

第九九八章 咱们也买(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绝品透视-千杯 我创造了小世界 我在修仙界斩妖烹饪 北美洲再造中华 我高手下山专打气运之子 混迹魔戒的骑砍模拟器 我的悟性全球第一 帝皇剑之勇闯天涯 制霸北美:从一战劳工开始 魂衍天章

不仅仅是拿3有这样矛盾的心理,英国人、美国人都有这样的心理。

满清是虚弱,也更容易控制,但是满清的政策太过保守了,每年进口的东西少得可怜。

华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

董良本就想要通过这样的贸易来促进华族的改革。

比如对粮食和棉花和糖的进口,并非是因为华族生产不了这些东西。而是因为华族想要大规模地移民,缓解内部的土地矛盾。

同时也增强华族对边疆地区以及海外领土的控制力。

而移民工作消耗最大的便是这些移民的生活物资。

这些人要参加移民就要有1段时间无法生产,这段时间必须要由政府给予补助。

要不然,这移民就变成了流民,势必会造成人口的流失,同时也会降低百姓移民的积极性。

就像是沙俄数百年来对远东移民,不过只是建立了1些据点而已。原因便是他们无法保障移民的生存。于是他们只能将罪犯流放到这里。

结果也不是很好,流放犯的生存率实在太低,大部分人都死在了路上。

英国人向澳大利亚移民也大致上是这种情况。

华族的移民与他们完全不同。1方面华族对地方上的控制能力比他们都要强。

另1方面,华族给予了移民全程保障,让他们在迁移的过程中能够吃饱饭,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到了移民目的地还能够获得比原籍更多的土地。因此移民普遍的预期都很高,通俗来说就是他们都有盼头。

正因为如此,华族才能够在1年时间内完成了北美的百万大移民计划。

英国人经历了两百多年,才将澳大利亚的白人数量增加到8十几万。

差不多的距离,华族1年时间就做到了。

这说明华族的这套模式是正确的。

当然了移民的吃穿住都要政府补贴,这可不是小数目。

华族内部的百姓还没有解决温饱,如果再将他们的粮食用来移民,显然也是不行的,于是董良就通过进口来满足移民的需要。

正好华族每年也会出口大量商品,需要用进口来平衡顺差。

这1点,满清朝廷是不会做的,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官府还是贸易商人,他们赚到了银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存起来。不管是存到钱庄还是铸造成银冬瓜放到地窖中。

只有董良这个来自后世的人才会明白,对于1个国家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

印加帝国储存了那么多的黄金白银,不还是被区区1百多西班牙人给灭了国吗?

这些人金银如果不用的话,那么它们能够给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呢?

对于董良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华族的高层到现在都还有人不理解呢。

他们都认为,在国家政通人和的时候就应该多多攒钱,以备不时之需。

要是没有文景之治攒下的钱,汉武帝拿什么去灭匈奴呢。

隋炀帝搞大工程,4处征战,将隋文帝攒下的钱粮全部花光了,这才导致隋朝的灭亡。

这些都是史书中记载得清清楚楚的内容。

但是董良1直在跟他们讲,1个国家的财富不在国库,而在百姓的创造能力。

粮食能保存多少年呢?只要整个国家的耕地总量,能够保证生产出来的粮食足够所有的国民食用,那么百姓就不会冻着、饿着。

而华族通过移民,极大地增加了整个国家的耕地总量。

同时通过本土土地承包制,保证了自耕农的比例。

这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啊。

现在通过进口粮食,提升的是自己的粮食生产能力。进口钢铁,可以快速提升华族的交通状况。

而这种进口活动还能够帮助华族稳住欧洲列强。

等到华族积累到1定程度,便不会再怕他们,到时候,华族的新土地开发出来了,也就无需再继续进口。

华族历史上的王朝更迭,根源不还是在土地上吗?

以前的王朝都是将人给杀掉1部分,从而重新获得平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新十日谈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假太监:苟在后宫修炼成圣 大明第一武夫 从黄巾开始杀穿三国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冷宫奶团忙碌碌:这家没我得散!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