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 第73章 莽子的人生大事

第73章 莽子的人生大事(2/2)

目录
好书推荐: 看夕阳落下枝头 古仙复苏,我培养一万个狐狸徒弟 悠然锦绣小福女 狼人杀:夜间偷窥,求求别再演了 恋爱脑被读心,霸总天天自我攻略 北派道门禁忌 开局被借命,我觉醒了天师血脉 空间在手,搬空伯府踹渣男! 我为诡中仙 重生后恶女纵横,这天下我要十分

但是,王莽又忍不住抬眼再去观望。

可这一眼又发生了奇妙变故。

原来在和王莽眼神交融的那一刻,赵飞燕也如王莽一般微微垂目,不敢再看。

可等她又一次忍不住再去王莽之时,王莽的目光也再次朝着她看了过来,这一次的目光交融使得两人的心都忍不住快了几拍。

但这一次,王莽和赵飞燕却没有再像刚刚那样转瞬移开,两人就这样隔着重重花树,静静的看着彼此。

看着赵飞燕的眼神,王莽好像看到赵飞燕一丝哀怨。

这一丝哀怨让王莽不禁好奇起来。

在王莽知道的历史之中,赵飞燕进宫之后很快就和妹妹赵合德一起得到了刘骜无与伦比的宠爱。

而且,刘骜还对着赵飞燕,赵合德二人说,要使天下富贵者,无出赵氏之右。

平时这种男人嘴里冒出来的鬼话听听就行了,但是刘骜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刘骜就是这么一位遵守承诺,说一是一的痴情真男人。

很快刘骜为了完成对赵飞燕的承诺就废了小许皇后,而后为了将赵飞燕扶上皇后之位,又给赵飞燕的老爸赵临封了侯。

可以说,刘骜为了赵飞燕那真是掏心掏肺,付出所有的。

但是为啥现在的赵飞燕的眼中有一丝哀怨呢?

难道她在宫中过得不开心?

显然,这个推断是不能够成立,赵飞燕才进宫多久,现在已经被封婕妤了。

若是不受宠,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封为婕妤呢?

由此可见,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不过,即便是有问题,王莽也不会傻儿吧唧的去追问,毕竟,这可是皇帝私事,知道的太多了,绝对不是啥好事的。

于是乎,王莽也就收回了自己的眼神,继续以坦然之姿朝着王政君的方向而去。

赵飞燕看到王莽收回眼神之后,她心中微微一叹,不知是忧是喜。然后,又开始独自一人无聊的欣赏着周边的风景。

王莽到了王政君这里后,王政君眉眼含笑的看着王莽,心中甚是喜欢。

王政君问道:“如何?”

王莽拜道:“侄儿多谢姑母恩典。班殊姑娘对侄儿观感甚好。侄儿准备登临班府向班殊之父求亲。”

王政君一听王莽此言,顿时开心,王政君对着一旁同样开心不已的王母说道:“汝可要准备厚礼,为王莽求亲。”

王母回道:“至尊所言极是,臣妇定会准备厚礼,为王莽求娶佳人良缘。”

王政君笑道:“如此甚好,这才方不辜负朕之一片苦心。”

王莽又殷勤的感谢着王政君的帮助,心情也是好到不行。

在结束于长乐宫的饮宴游玩之后,王莽和班殊又远远的眉目传情一番。

然后,王莽便带着母亲一起陛谢了王政君之后,就离开了长乐宫回到了宣平里中。

回去之后王莽安顿到了母亲,就直接去了赵临府上感谢赵临的借衣之恩。

赵临看到王莽红光满面的回来,也笑道:“将军这是有了喜事?”

王莽看着热情的赵临,微微拜道:“瞒不过赵君之眼。莽确有喜事。”

赵临好奇问道:“是何喜事?”

王莽呵呵一笑,“容莽卖个关子,待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赵君便知。”

赵临也不追问太甚,但看到王莽这么开心,他也跟着开心。

王莽将已经折叠装好的衣衫奉上,“赵君,莽完璧归赵。”

赵临看着王莽奉上的衣衫,叹道:“一件衣衫罢了,将军不必如此隆重,收下便是。”

王莽道:“赵君之言非也。此衣乃是赵君之物,莽岂敢不隆重以待?”

赵临道:“将军,此衣非奢侈名贵之物,乃是小女飞燕亲制,当不得如此隆重之礼。”

王莽一听赵临这话,顿时吓的心头一跳,此刻王莽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长乐宫中之时,赵飞燕会多看自己几眼。

原来是因为自己身上这件衣衫。

想到了这里,王莽内心深处也不由自嘲一句,看来是自己多想了。

王莽又对着赵临拜道:“既然此衣乃是婕妤为赵君亲作,莽更不敢受。”

这时候这件衣服在王莽手中俨然已经成了一颗烫手山芋,说啥也不能收下了。

赵临拗不过王莽的推辞,最后还是将这件衣衫收回到了手中。

王莽看着赵临将此衣衫收下之下,王莽也不由舒口气。

现在王莽就怕他穿着赵飞燕所作之衣的事情传出去,这要是让刘骜听到了,自己的前途那可就完了。

王莽又再三拜谢了赵临之后,便返回了到了自己府上。

到了家中,王母此刻依然精神抖擞,她就等着王莽回来谈论正事。

王母说道:“今日太后帮汝牵线以成,吾家虽不比其他叔叔家奢。但依然是皇亲国戚之家,礼万不可废。所以,汝定要以厚礼相待班氏之女,切莫丢了吾家颜面,伤了班氏女心。”

王莽对着王母拜道:“母亲放心,儿自有计较。班殊乃是儿心仪之人,且班家亦是书香世家。儿定不会以轻薄之心对待此事。”

王母对王莽还是很自信的,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平时勤俭,但在为人处世,交朋友之时,从未有过一次失礼。

每一次王莽都会将礼数做到极致的周到,使得周围之人对王莽的观感也一直都是极好的。

所以,王母对王莽的放心是也一直如此的。

既然现在已经得到了班殊的认可,接下来王莽就要按照“六礼”流程去班家提亲了。

六礼,乃是《礼记·昏义》之中的古礼。

是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形式的礼仪进行的一种古典仪式。

王莽现在身份虽有,但不够贵重,所以,尚不邀请侯爵显贵之人为自己的媒人到班家行“纳采”之礼。

但是,王莽也不能随便找到一人敷衍了事,因此,王莽必须找到一位身份地位特殊之人帮自己行“纳采”之礼。

所以,在王莽想遍了诸人之后,王莽便将目光落在了刘歆之父刘向身上。

刘向是刘氏宗亲,而且还是两千石高官,又有学识渊博于朝,以他为自己的媒人,定也不会辱没班家门楣。

想到这里,王莽也就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在到第二日时,王莽便早早的准备好了厚礼去了刘向府上。

刘向见到王莽求见,也是惊奇,但也未作多想,立刻便迎了王莽进入府中。

王莽进到刘向府中之后,对着刘向拜道:“晚辈拜见刘公。”

刘向看着如此谦逊守礼的王莽,也是开心一笑。

刘向道:“校尉无须多礼。”

王莽回道:“刘公是莽之长辈,礼不可废。今日冒昧登刘公府门,是有一件要事相求,还望刘公帮助。”

刘向好奇了,他想不出王莽会有何事求他。

一旁的刘歆也不由好奇的看着王莽,在刘向和刘歆的认知之中,作为王家子弟的王莽,他应该会一直顺风顺水,哪里需要他家这个旁支皇族帮助?

但既然王莽已经张开求助,刘向自然也不能推开王莽。

刘向说道:“校尉但说无妨,只要吾能帮助,定会鼎力相助。”

王莽大喜,再次拜谢刘向,“如此,莽便再拜刘公。”

接着王莽又道:“莽求刘公为莽做媒,求娶班况之女班殊。”

刘向一听王莽此言,顿时喜笑颜开。

刘向笑道:“如此好事,吾岂敢不从?”

王莽惊喜回道:“莽谢刘公!”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刘歆却露出了忧虑之情。

刘歆看着王莽,劝道:“巨君,汝当真是要求娶班殊?此女命格虽贵,然有克夫之运。吾担心....”

刘歆也算是真朋友了,若是一般人听到朋友结婚肯定是直接祝福的,像刘歆这种直接直言为朋友考虑的人还真不多见。

对于刘歆的关心,王莽也感动。

王莽直接说道:“子骏兄勿要担心。班殊克夫不过是庸人自扰之流言而已。吾等读圣贤之书,应方知孔夫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言。若以庸人之言度人,吾等还以成大丈夫?”

“且班殊秀外慧中,人品端贵,实属天赐之良配也。庸人自卑而不敢近,吾岂能学庸人之自卑乎?”

王莽直接挑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才不在乎什么克夫流言,况且熟知历史的王莽也知道,即便是将来的历史进程一成不变的进行,自己也绝非是短命夭寿之人。

所以,王莽压根就不怕什么克夫不克夫的命格,而且在王莽所知的历史上王莽那可是一朝“皇帝命”!

有皇帝命的人,还怕女子克夫?这格局是不是有点小了?

刘歆听到王莽之言后,顿感羞愧,同时他也为王莽的气派所动容。

如此大丈夫之人,将来成就必定不可限量,岂能承受不住班殊克夫之命?

所以,在这一刻刘歆对王莽那真是叹服到了极致。

刘向同样也是如此,刘向一向就很看好王莽此人。

今日再一听王莽此人的豪迈言语,刘向也更加肯定王莽将来绝非一般池中之物。

为这样一位非凡之人做媒,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家族的将来,那必定也是好处满满之事。

所以,刘向随即爽朗一笑道:“彩!汝之媒人,吾做定矣!”

王莽又对刘向大拜,“多谢刘公。”

确定了刘向媒人之后,王莽便和刘向一起商议起了求亲之事。

毕竟,在古时男女婚礼还是非常严肃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古人眼中,男子的婚礼不仅象征着男子的成家立业,更是象征着家族的繁衍兴旺。是不能有一丝马虎的。

更何况王莽的身份还比一般人要贵重许多,所以,在细节之上,王莽的六礼流程,那更是要一丝不苟。

如此,才能彰显出王莽身份的贵重,以及王莽对班殊的重视。

和刘向讨论完了纳采之礼的细节之后,王莽便也本着一事不劳二主的原则,让刘向帮其卜一个黄道吉日去班府纳采。

刘向对此也是欣喜之至。

他本来在大汉就算是学究天人的天花板式人物,对这种周易占卜的五行数术自然也是有极深的研究。

可以不吹牛的讲,即便是未央宫中的历法天官在刘向面前,那都是小弟弟。根本就没法跟刘向这样的大牛相提并论。

于是乎,在刘向的占卜测算之下,刘向便将王莽纳采吉日定在了正月之后的二月二日。

对此,王莽也没有一点意见。

毕竟事情是王莽求着人家干的,虽然,时间算的远了点,但终究没有远的太多。再过十几天不就到日子了吗?

所以,王莽也就不再着急什么了。

趁着这十几天的时间,王莽也可以好好的准备一番,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失了礼节。

但这段时间,王莽肯定也不能闲着的,他肯定是要想着办法多见几次班殊才好。

于是乎,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王莽就像是一位非常尽责尽劳的好好家长一样,天天送自己的侄子王光去老博士那里,期待等再次遇到班殊。

而班殊好像也有所感应一样,在王莽去了老博士那里以后,她便也经常的到老博士那里借书换书。

王莽见到班殊出现之后,脸上的笑容和惊喜,也就再也掩盖不住,远远的看着班殊就开始痴笑。

班殊被王莽的炙热的眼神,也看的双颊发红,但却没有生气。

王莽借故,装模作样的到了班殊面前,对着班殊言道:“班殊姑娘,吾家藏书也是甚多,姑娘也可到吾家借书。”

班殊听到王莽如此大胆之言,俏脸顿时又红,回道:“既如此,妾便先谢过王君。”

王莽看了看四下并无人靠近他和班殊,于是,王莽就小心的靠近班殊几分,说道:“吾已请了中垒校尉刘向为媒,二月之后便去你家提亲。”

班殊听到王莽说二月之后便要去她家提亲,她的心跳都不由快了几分。

然后微声回道:“此事王君与妾父亲做主便是,不需告知于妾。”

王莽温柔笑道:“吾是要与汝结百年之好,当然是要告诉于汝。怎可让汝空等于吾?”

班殊听着王莽的话心里甜滋滋的。她没有想到王莽竟然如此宠她,像这样只能于父母而言的事情,都要提前告知于她,由此可见王莽是多么的爱护于她。

班殊轻轻嗯了一声,然后说道:“多谢校尉,妾已经借到要借之书。”

王莽听着班殊突然这样说话,顿时一懵,以为发生了什么。

正当王莽要问之时,老博士这个大电灯泡来了。

老博士手里拿着一卷竹简过来,说道:“班殊姑娘,书老夫已经寻到。”

听到了老博士这话后,王莽才忽然明白刚刚为什么班殊会那样说话了。

原来是害羞了。

王莽也一正脸色对着老博士微微一拜,然后说道:“先生,王光已然送至先生之处,莽也不敢再扰先生。”

然后,王莽也正儿八经的跟老博士告别,最后又看着班殊上了马车之后, 王莽才命家仆也赶起马车回去。

回去的路上王莽心里美滋滋,他悄悄的从袖袋之中取出了一封锦书。

这是班殊写给他的,看着锦书之上的娟秀文字,王莽心旷神怡。

班殊这一笔一划的隶书写的当真是美不可言,尤其是锦书之中的内容,更是让王莽心神摇曳,他也万万没想到班殊也会暗递锦书。

而且,这锦书之中还放着一块琼瑶。

这不禁又让王莽想起了诗经之中的卫风里面《木瓜》一篇中的诗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其中的永好之意,不言而喻。

因此,王莽也不禁为班殊的真情动容,他还未投班殊以木桃,但班殊的琼瑶已经到了。

看着这块琼瑶之佩,王莽心爱至极。

此生能得如此佳人,夫复何求?

在几番爱不释手的把玩之后,王莽便将这块琼瑶之佩,郑重其事的悬挂于在自己的腰间,使其永随其身,倜傥而鸣。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寒门毒士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御史大官人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大宋第一侯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三国:袁神,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