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 明朝小刁民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惩处

第一百五十五章 惩处(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赢家之梁健升职笔记 致命谎言 大小姐的终极高手 近身狂兵 都市邪神 万古帝尊 命运派对 绝世丹神 妖颜惑众:毒宠倾城大小姐 万古帝神

第一百五十五章 惩处

距离五月初一还有四天时间,当夜赵期昌又是连续三封信散出去,同时发公文给卫里暂理卫中事务的镇抚李昼,让李昼提前两日举行月底会议。</p>

二十六日一早,赵期昌在南坡观中用餐,练习剑术、弓术,吃补气汤时,才开口:“师尊,掌灯所提之事,有几成把握?”</p>

老道士坐在一旁,腿上搭着一根两丈长白蜡杆,握着小刀刮磨,缓缓抬头,露笑:“还以为你不会问呢?这养气功夫见涨啊。”</p>

端着药碗,赵期昌倒入热水冲涮药浆:“弟子信师尊,也信虚平师兄,自然也就信了掌灯此人。只是有些糊涂,掌灯此人为何如此敌视鞑虏。师尊,对很多人而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掌灯此人能说出汉胡不两立,兄弟阋墙外御其辱的话,着实让弟子诧异。又觉得,有些不信。”</p>

历史中,外虏屡屡作乱骑在中原头上,都是内部祸乱招惹来的,很多人都玩的是借刀杀人之计,结果玩崩了。</p>

春秋以前,卫国是诸侯中最为强盛的一个,结果无人救援坐看卫国被游牧民族灭国,杀的就剩几千人,这才让复国后的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沦为吉祥物。就连大秦一统天下后,都留着卫国做附属……</p>

借外人之手削弱敌对力量,也是有历史传统的。卫国这件事还不是最初,最初版本是殷商大军远征东夷,这才让周人乘虚而入。</p>

赵期昌总觉得,对于掌灯而言,坐看投敌降虏的边塞叛民搜集北方军政情报已经是难得的良心了,出于立场帮这帮人也属于正常思维。而掌灯却因为友人之死,与胡虏不死不休,这种行为做事,以这年代的普世观念而言,可以说是意气用事。</p>

他的疑惑,老道士顿了顿,拿起磨刀石缓缓磨着刀刃,盯着磨石道:“其实,你无须怀疑那孩子用心。他的师妹,落入虏手,这仇解不了的。”</p>

见老头儿神色不对劲,赵期昌眨眨眼睛,似乎头一次见老头儿伤感,莫非也是老头的故人子弟?</p>

喝完补气汤,赵期昌莫名其妙有些心烦气躁。老道士在他眼中是一个活的很逍遥的人,江湖地位很高,依旧会因悲伤的往事而显得低落,这让他信心发生一点动摇。</p>

回到坡东校场,五百捕倭军分成十队,在这里操训。其中四队骑卒,两队弓手,四队步军。对于步军而言,刀牌、长枪、叉、斩马剑都是要训练的兵器。</p>

民间那种与人等高或稍高一点的枪,叫做枪、短枪,属于军用长枪的阉割版本。而军用红缨枪,寻常都在一丈长,再短也在八尺。长枪越长,制作成本就越高,使用条件也越困难,同时训练好后,因为长度关系,在对阵时极为凶猛。</p>

骑将作战时,马上使用的枪短于七尺,那就不叫骑枪,按照武学教授杨文领的话来说,那是标枪……</p>

经过三个月的持续招募,赵期昌手里的马队达到二百骑,相对专业的弓手一百,另外二百人再经过选拔,有一个百人长枪队,使用的是一丈五的长枪,超出朝廷征募职业长枪手三尺,自然训练成本也高。最后一个百人队,专司刀牌混战。</p>

三个月时间,勉强也就搭建出战斗体系。在赵期昌看来这支队伍距离他的目标,还差的很远。比如枪手部队,初级是结阵防御而不乱,中级是结阵移动作战而不乱,高级则是结阵冲锋。</p>

高级枪兵设想不是他脑子里一热就想出来的,明初徐达所部的超长枪兵就能达到这个要求,才在北伐时以步军为主力全歼元朝最大的一股骑军作战集团。</p>

而这支长枪队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合格长枪装备,都是采用竹枪进行训练。有朱应奎帮着照应,赵期昌也无法在登莱地区找到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丈五长枪。</p>

而他眼中的弓手队伍,不求百发百中神射手级别,也要达到闻声而射的地步。这种级别的弓手,汉朝有射声校尉进行统率,隶属禁军体系,叫做射声士。</p>

至于骑军马队,他想改动的更多。他眼中的骑军作战应该是结成骑墙碾过去,而不是几十人、十几人一队搞的散骑骚扰战术。因为成本问题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在手里没有大量成建制骑军前,他不会训练骑墙战术。</p>

这年头的骑军,很少有直接冲击步军战阵的例子发生,都是缠住、骚扰、恐吓令步军方阵溃散后,才追击掩杀。边军各镇有重甲骑军,鞑虏也有,但都很少在正面战场使用,都是作为镇军之宝而存在,相当于督战队、主帅亲卫队的存在。</p>

他观看操训片刻,操场上响起鸣金声,各队受训捕倭军开始集合,上缴兵器,解散。大小头目十八人也向中军大帐集合,解散的捕倭军军士也归入各家。</p>

庄内左右两部房子总算是建好了,一排十二栋小院,一部十二排就是一百四十四座大小一样的小院,两部一共是二百八十八座院子。捕倭军军士有的家庭迁移过来单独住一个院子,单身过来的几人合住。</p>

毕竟一个院子将近一千平方的面积,虽然只建了主房,也够他们使用了。这是赵期昌假公济私,抽调八百徭役算上墩中劳力建好的。若是再挤挤,还能再接纳五百军队。若屋子里增加床位变成通铺,住个三千人不成问题。</p>

若一切顺利,今后每座房屋还会加盖二楼,算上建筑面积不逊色于主房的厢房、灶房,整个庄内,足以容纳五千人生活。</p>

至于赵期昌的设计中的宅院还没动工,就连库房都没时间建造,现在家中物资大多储存在朱高城,在刘家河南岸,依河而建。</p>

军帐中,赵期昌见一个个手下人都累的一脸汗,露笑:“近来卫里多有行踪诡异者出没,甚至前日、昨日都来我白石墩刺探军情。据可靠消息,这伙人多是宣大叛逃出塞,依附鞑虏而谋生的探子,此时遍布黄河两岸刺探朝廷地方军政。”</p>

他露着笑容,下面一帮解了披巾擦汗,讲究点用手绢茶壶的军官都不淡定了,相互看着俱是惊异。</p>

陈明理皱眉,握着披巾问:“家主,此言是真?”</p>

“师尊那边的消息,你说呢?”</p>

赵期昌敛去笑容:“来的探子做游方道士、和尚或乞丐乃至是游商打扮。前日来一道士打扮者,昨日又来一和尚。昨日、前日巡哨当值者,何人?”</p>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从黄巾开始杀穿三国 大明第一武夫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新十日谈 假太监:苟在后宫修炼成圣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冷宫奶团忙碌碌:这家没我得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