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公主进化史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一代武后 我那么恨你 农女福妻当自强 红楼之林家兄妹 法医星妻太妖娆 王熙凤重生[红楼] 盛宠如意 乖乖 只因暮色难寻 亲爱的冤家先生

卫泽眉眼弯弯。

“忠义侯世子是可惜了,他们家忠心耿耿,‘门’风也算正,总不能落得没结果。”秦康乐言罢,直接批奏本,立世子嫡‘女’蕴华为世孙,承爵!

忠义侯得了批阅一看,越发感念老妻透彻,若无她的提醒,忠义侯府怕是也就不存在了,如今蕴华为世孙也好,招赘‘女’婿,这样就能将忠义侯府传承下去。

朝堂上再次起了轩然大‘波’,这嫡‘女’承爵闻所未闻,这……玛蛋,竟然没有反驳余地,陛下当年就是嫡‘女’之身接了先帝的江山。

这是一个信号,非常大的信号,世人皆道男尊‘女’卑,秦康乐并未打破这个,而是在嫡庶上做手脚,嫡‘女’就是比庶子高贵,嫡‘女’也能承家业,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女’子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女’子步入朝堂,终有一席话语权,也给天下看看,‘女’子也能当官。

这确实是一个信号,勋贵有爵位的人家在得嫡‘女’虽然不如得嫡子快活,但是总是比庶子还要高兴些,最关键的是,不在是德言容功的教育,而是也要念书,甚至练武,更有那一等聪慧的人家,便是庶‘女’也都如此教育,陛下是‘女’皇,又焉知‘女’子没有可以考试之日?

年底营业税收上来极多,道路也有颇多竣工之地,一时间商人增多,互通有无,民众的生活翻了翻几番。

最喜人的还是土豆地瓜的大丰收,解决了大半多人口的吃食问题,秦康乐又极少收农业税,民众在没有不富足的。

官员的年底的红包再次翻了一番,这下真是天下同乐。猛然发现,就算是不贪污,家中整治几间铺子,再有俸禄,日子也能过的极好。

年底小皇子过周岁,又要办抓周,很是热闹了一通,只是到底还是担心孩子小,承受不住,并没有大‘操’大办。

同乐九年在一片欣欣向荣的热闹中过去。

同乐十年皇夫再次稿赏三军,军人的待遇再次提高,尤其是火器再次升级,另秦朝威名赫赫,在然后先帝皇七‘女’,皇八‘女’出降,又是盛事。秦康乐大方,昭告天下,不收农业税,农民只要服些徭役即可。然后她就将自己的弟弟妹妹也都委派了差事,通通出去公款旅游,就当给你们度蜜月了。

这一年人口上升几乎有五分之一,都是新生儿,这时候讲究多子多福,尤其是农民,只要真有了余粮,在没有不愿意生子的,以前生下养不大,还有溺婴的,如今日子好过了,自然都将子嗣养下。人口大增。

那些归顺的原本归顺有一部分也只是惧秦康乐之威,如今却真的是心服口服,陛下眼界之宽,远非他们可比。

之后秦康乐再次宣卫二叔进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坐。”这一次,秦康乐是在勤政殿召见的卫二叔。

卫二叔这两年发福了,卫泽与陛下终于有了孩子,心头大病立时去了,镇国公府也越来越好,顺心顺意,胖了也是应该。

秦康乐上下打量卫二叔,忍不住打趣:“二叔倒是发福不少。”

“全赖陛下洪福。”

“何萧何卿家在沪地主理外国人的治理,颇有政绩,与外国互通有无,也得了不少好物,只是如今虽然贸易,但是毕竟根本不足,朕想着,二叔不如联合天下商家,成立一个天下最大的商会,但凡有厚利之物,尽可在沪地出口,朝廷为你们保驾护航,但要‘抽’成。”

“陛下此举大善,大秦物产丰富,很多东西大秦百姓不能全部得用,如今出口,在好不过,只是不知陛下,如何‘抽’成。”

“纯利五成。二叔觉得如何?”秦康乐‘抽’的狠。

卫二叔也是一愣,但是想到出口的丰厚利润,还是连连点头:“‘抽’成虽高,利也确实厚。这些人必然心甘情愿。”

“正是,此事还请二叔多费心,至于这第一任的会长,恐怕也是二叔当仁不让,至于货物到了沪地,朕必大开方便之‘门’。”

“臣谢陛下栽培之恩。”

秦康乐当然高兴,这笔生意做出成了,可就不是出口五成的利润,她已经通知何萧,但凡有外国商人,也可以将货物卖与秦朝的商人,同样的,要在国外商人那里‘抽’纯利的五成税。

至于这收上来的税收,秦康乐也有规划,一成归在皇室,哪个朝代也不能千秋万代,这算是给后世子孙留个保命之物,剩下的则给农民工人养老之用。

秦康乐前世在农村长大,那些农村人,哪怕七十八十依旧在田间劳作,生病不敢去医院,吃饭也是省着,很少买菜,反倒是那些工人能凭借着退休金过上不错的日子,如今她干脆工农一体,无论男‘女’,士农工商,只要年过五十者皆有银钱发放。只是旨意现在还不能下,要看贸易到底收钱如何。

“启奏陛下,如今人口发展迅速,各地官员缺处亦不少,臣请陛下在开选拔人才一事。”

“准奏。”

国家发展太快,自然要相应的治理人员,而且当初世家打败,空缺极多,原本就没填满,现在很多地方,很多部‘门’都是恨不得将自己劈成几瓣来用。

这一次的考试,彻底定下名字,为科举而不是原本的民间选拔,武人的则为武举,至于考试流程,包括都考什么内容,秦康乐再次召集大臣,这一次没有世家阻挠,因此这一次要定下真正的科考内容,后世便要以此办理的,关乎千秋万代,因此被点到名的人都满面笑容,这是名垂青史的事儿,做臣子的,除了封妻荫子,谁没有这个念想?

这个言要考一些术数

那个道要考伦理纲常

还有言当考规矩礼仪

另有要考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明辨事理,也就是断案。

最后,秦康乐定下,考秀才考的是术数(数学)伦常,考举人考的是规矩礼仪,考进士就是明辨事理,断案,殿试的时候则由皇帝亲自主导,考什么也是皇帝说了算,不过秦康乐想到后世的八股文,直接定下的基调就是考统御,比如说某地受灾,你要如何赈灾,如何同周边的县城调度,等等。

晚上吃了晚膳,夫妻俩说起此事,卫泽颇为好奇:“不考诗词歌赋?”记忆中那些世家子弟有不少喜欢红/袖添香的,然后去一些勾栏之地写一些诗词,表示自己有学识,风流潇洒。

“我要的是能治理天下,为民做主的官员,可不是要只会‘吟’风‘弄’月的男馆小倌儿。”这话说的又损又诛心,绝对的地图炮。

因此卫泽都是一噎,秦康乐一贯‘胸’襟宽广,对士农工商一视同仁,自己也能折节下‘交’,与军士同饮,与民同乐,这会儿怎么能说出这话?诗词又不是糟粕?同望‘门’寡不一样。

“诗词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嗯,但是除此之外实际应用呢?既不能治国也不能安邦,尚不及那些手艺人的奇技‘淫’巧,不过就是娱乐时候的一个玩意儿罢了。”秦康乐将诗词一道一锤子定音。

没办法,后世那些八股文,以及会两首酸诗的穷秀才实在是太多了,太不实用了,因此只能现在凭借自己的身份,一开始就定下基调,给诗词定位就定位在个玩意儿,免得以后大家学习的方向有误,出了岔子,‘弄’出来一堆满口之乎者也,或者只会做诗词,却没有一点儿实际能力的人,所以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秦康乐定下的大秦基调就是实用,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经商还是士人,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寻那空中楼阁。

卫泽想想也是真的,他对政事本身就没秦康乐那么多的心眼子,问也不过是好奇而已,他现在有子万事足,这会儿如果不是孩子睡觉,他绝对没那个好奇心问秦康乐科举的事情。

秦康乐有心打压诗词歌赋,自然就示意身边的太监宫‘女’在得空的时候,将此消息“无意”透漏到有间楼,天子不喜看不上的事儿,底下人自然也会不喜,所谓上行下效,不外如是。这种慢慢的侵润,定然能形成一种风气。比如说秦康乐崇尚节俭,现在秦朝上下便无奢侈之风。

‘女’皇陛下所料不差,这边太监宫‘女’将风声隐隐放出,那边那些文人自然就知道该走哪条路?风骨诗词尚好,如果是‘吟’风‘弄’月的靡靡之音,岂不是承认自己是男馆小倌儿一流?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他趁虚而入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女神的绝世高手 偏偏宠爱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异世卡斗 血沙 异界铁血之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