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山记 > 第273章 争锋之舆论

第273章 争锋之舆论(2/2)

目录
好书推荐: 腹黑儿子天价妻 甜心可口:首席霸爱100遍 农女的种田手札 重生侯门之嫡妃有毒 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 魔王他女友力爆表 袁先生总是不开心 巨星那些事儿 (穿书)在下养了个神 金牌狂妃:王爷房上约

遇着谢莫如这样的对手,谢贵妃都想吐血而亡了!

好在,谢贵妃是个十分自制的人,纵使对上谢莫如时不时的要吐血,见着孩子们也只有高兴的,先夸谢莫春规矩好,再赞谢思安,“思安这孩子,愈发长进了。”

谢太太笑,“以前只觉着她孩子气,跟着王妃,有样学样,小大人一般。”

谢贵妃笑,“是啊,闽王府家的几个孩子都很懂事。莫如一向喜欢孩子,莫春思安跟着她,也是一段福缘。”

谢太太听这话很是欢喜,她知道闺女的一些心思,谢太太也为难,闺女是亲闺女,她也盼着闺女好。但谢莫如实在太凶残,非但自己能干,五皇子也大放异彩,谢太太自己倒是偏心闺女,可她偏心没用啊!现下问一问自家儿孙,孙子辈,谢芝一直在闽王府当差,谢兰家长女给谢莫如养自己个儿身边儿去了。就是儿子辈,长子谢松虽然与谢莫如关系平平,但谢松是愿意做皇后她爹还是太后她哥呢?次子谢柏,与谢莫如素来亲厚,谢柏他闺女还给谢莫如留身边儿养了。更不必说谢家二房,谢贵妃对长房娘家是尽可能的照顾,但她照顾不到早已分家的二房去。谢莫如不同,谢莫如与二房关系也很好,连带远在北昌府的谢姑太太一家,对谢莫如也素有好感。除了谢家三房,谢莫如从不理会,可谢贵妃你要拉拢谢家三房么?话说谢贵妃还真叫儿子与谢家三房接触过,儿子的评价么……谢贵妃都不想提。

有用的全给谢莫如拉拢走了,谢太太一个内宅女眷能如何,无非是劝着闺女同谢莫如搞好关系罢了。

好在,闺女对谢莫如,尽管心下微辞,面儿上向来只有好话的。就听闺女道,“我在宫里,也不晓得外头的事,倒是听老三说江南那边儿挺顺利的,如今全帝都都知道五殿下战功赫赫,我也为莫如高兴,她一个女人家,在帝都不容易。”

谢太太想了想,道,“我不如娘娘消息灵通。容不容易的,也是为朝廷尽忠了。”

谢贵妃有些讶异,“母亲没听说么,听说,外头戏班子都有五殿下平定江南的戏。”她娘可不是消息不灵通的人哪。

谢太太颇有深意的看向闺女,道,“那些戏怎能当真呢,前头咱家请了戏班子,也有几出这样的戏,一看就知道是讨好主家的,你父亲惯不爱如此,命人删了去。”

谢贵妃忖度着母亲的意思,不再多说。

谢贵妃是个懂得分寸的人,谢太太告辞之后,谢贵妃就悄提醒了儿子,命儿子少提五皇子之事,就是家下人,也约束着些。

谢贵妃这些年的贵妃不是白做的,她自然察觉得到怕是有人特意推动此事,谢贵妃不介意添把火,但家族对此已有察觉,谢贵妃当即立断,命儿子约束好府中人。她可以不着痕迹的给五皇子府添个堵啥的,毕竟,谢贵妃心下难服,她是宫中贵妃,她的儿子出身比五皇子更为尊贵,结果,竟叫五皇子占了上风……但,纵心有不服,谢贵妃观帝都风向,也是不会与五皇子为敌的,从她在宫里对淑仁宫颇为周全的照顾就能感觉出来,谢贵妃一直向五皇子府表示善意。既然家族已有所察,谢贵妃当即收手。

收手的不止谢贵妃一人,赵霖赵时雨也提醒了大皇子,别再推波助澜了。赵霖并不似谢贵妃有谢家的消息,但赵霖够机敏,他察觉到,五皇子府的人在调查此事了。

大皇子不以为意,“坏话不叫说,好话也不叫说?世上有这个理?”这位以前是真的说过五皇子府坏话,然后被五皇子一状告到穆元帝跟前,然后大皇子被臭骂一顿的历史。

赵霖道,“该做的已做了,难道殿下此时要与闽王府翻脸?”

大皇子并不很担心,“老五家的还敢找上门儿不成?”

“找上门儿不至于,只是殿下难道要代东宫去与谢王妃相争?”

“那不能!”事实上,大皇子打得是渔人得利的主意,就盼着东宫与五皇子互掐,两败俱伤,叫他捡个大便宜方好呢。他此番帮着火上烧油,无非就是想着现下把五皇子的名声抬起来,东宫必有后手,东宫与五皇子府掐得越惨,于他越是有利呢。

大皇子很肯听赵霖赵大人的话,也识趣的撤回了人手。

至于六皇子妃,正在与谢莫如说自己小妹妹的事呢,“唐家家风,家父母也是极仰慕的。只是我家兄弟姐妹六人,三妹最小,父母难免多疼她一些,今岁二妹嫁了,父母的意思,是想多留小妹两年。”

谢莫如笑,“如今唐大人在江南,一时半会儿的也回不来。这亲事,原是结两家之好,其他皆是小节,都可商量。就是小唐,他是心心念念准备明年春闱下场的,什么时候成亲,你们两家商量就好。关键,还是看人品,对不对脾气,有没有缘分。”

六皇子妃笑,“五嫂说的是,我也这么想呢。”铁家对这桩亲事倒是挺乐意,无他,铁家其实是走清流路线,可铁王妃入了皇室,铁二姑娘嫁了李宇,李宇属豪门,到三姑娘这里,因是最小的闺女,铁御史自己清流出身,就想给小闺女说个会读书的。可同样,铁家的家境,上面两个闺女婆家门第,父母对闺女的疼爱,铁家也得给小闺女寻个适龄般配,门当户对的人家。

小唐的条件不是最好,但也绝对不差,唐家千年世族,家族底蕴远胜铁家。再说小唐这个人,虽然跳脱了一些,但六皇子妃仔细打听过了,一直在闽王府当差,身边儿也没乱七八糟的人。倘这两点,还不足以动铁家之心,铁家最看重的,是另外两样:其一,小唐是举人,虽然是在闽地那穷乡僻壤的偏僻地界儿考出的举人,也是正经举人哪。其二,小唐是江北岭的徒孙,而且,不是记名徒孙,而是实实在在受江北岭指点教导的徒孙。

再想一想,小唐的爹也是做过一地总督的,虽是外官,品阶比铁御史只高不低,高嫁低娶,门第堪配。故此,小唐的条件虽不是最好,但想找个与小唐旗鼓相当的,也不容易。

铁御史铁太太还亲见了见小唐这个人,就十分愿意了。

谢莫如与铁王妃都是有身份的人,既是说定,此事便定了下来。至于定亲迎娶之类的事,自然要等唐家人出面的。

谢莫如做媒给铁三姑娘说了门好亲事,铁王妃管着六皇子府里里外外,自不能叫府中人给五皇子添乱。

张薛二人将事查明,就是临近年关了,这也是他二人做事有效率,不然,哪儿能查得这样快。

谢莫如看了一回名单,对二人道,“我知道了。”

张长史道,“自吴国公战亡,太子极是依赖宁徐翁婿。”宁是指宁祭酒,徐就是宁祭酒的榜眼女婿徐宁了。

谢莫如微微颌首。

薛长史道,“娘娘若有差谴,微臣愿效犬马。”虽然谢王妃说她有法子,但谢王妃毕竟是女眷,倘谢王妃有不便之处,他们是很愿意帮忙的。。

谢莫如收下二人的好意。

其实是张薛二人把事想复杂了,还什么郑伯不郑伯的,郑伯要就这点儿手段,江山早是共叔段的了。谢莫如没急着破局就是因为,她也需要提高一下五皇子的声望,不过,凡事总有个度。如今五皇子名声有了,谢莫如也不会任其继续,想要破局,根本不必去找东宫算账或是给吴国公府难堪,谢莫如直接给穆元帝上了一封奏章,她写的内容,与穆元帝偷看的谢莫如给五皇子的家书也差不离。

谢莫如写的是:城中颇有赞扬殿下军功之事,臣以为,殿下得失,自有圣心知之,倘有赞颂,何不选现下名将秩事,广为传播。如此,一可令百姓知我朝军备实力,安以民心;二可以名将建功封侯之伟业,动以民心,招募新兵,扩充军力……

基本上,谢莫如的意思就是,与其这样歌颂五皇子,不如去歌颂此次战事的将军们,叫人知道,打仗能建功能封侯能富贵能封妻荫子,如此,多多宣传,好趁机招募新兵啊。

朝廷打仗,军队折损不是不严重。

要补充兵源,就要募兵,而募兵,可以硬摊硬派,但如果能鼓舞人心,百姓自发愿意当兵,岂不更好!战时,就得有战时的宣传策略。

在谢莫如看来,穆元帝手下的宣传部门就很不合格。

所以,她给穆元帝递了奏章。

当然,王妃的奏章,有王妃奏章的递法。

既是东宫对闽王府设局,那么,能破东宫此局的,非穆元帝莫属。

而穆元帝此人,向来对事不对人。

朝廷内外都说五皇子的好话,穆元帝倒没觉着怎么着,他自己也很看重五儿子。至于郑伯不郑伯的事儿,穆元帝还不至于为有人说他五儿子的好话去疑心这个。

但,朝廷,江山,在穆元帝心中永远是第一位的。哪怕穆元帝对谢莫如的指手划脚有些看法,但谢莫如的话是对的,有建树性的,穆元帝也会用。

穆元帝直接插手舆论,舆论顿时换了方向。

此时,他远在江南的五儿子还愁眉苦脸呢,有人要把他吹上天再叫他掉下来跌死,五皇子能不郁闷能不发愁么。

五皇子知道自己现在也管不到帝都的事儿,且以他媳妇的聪明,他都能察觉不对劲了,他媳妇肯定更早就察觉出来了。五皇子就想着,他媳妇会怎么应对呢?

这事儿,叫五皇子应对,他除了多多写信跟他皇爹联系父子感情外,五皇子还真没啥好法子。

直至过了新年,正月里再接到他媳妇的信,五皇子看后大乐,百愁全消,五皇子将信翻天覆地看了数遍,而后,方欢欢喜喜的将信收起来。想着,近来他深觉自己颇多长进,跟他媳妇一比,还是略有不如的啊。

五皇子将自己与妻子的智商差距归结于俩人的年龄差距上,毕竟,妻子比他年长几个月么,所以,比他聪明也是有道理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夏摄政王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未出阁的相府嫡女生娃了 重生后找到了孩子她爹 买来的媳妇,会医会毒会撒娇 福尔摩斯的魔法师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娇软贵妃是细作 大梁暴君:权臣造反?赏九族消消乐!
返回顶部